殯葬文化

敲鑼打鼓、生人回避、戲劇化的送葬過程,是早些年前在臺灣一般民眾提到對於「殯葬」二字所留下的印象。而在處理往生者後事的過程中,諸多不成文的濳規則,也因一般民眾的不瞭解,且漫無行情可參考的情形下,雖不致任人宰割,但在哀傷之餘,卻僅能將心中的疑惑隨著往生者入土為安。
  回顧早些年前如遇家中有人亡故時,在當時喪葬文化知識普遍不足且無從查詢的情況下,不論任何關於喪葬流程裡的人、事、物,家屬皆須自行或者經由家中長輩安排下購買,而所有喪葬禮俗也皆由家中長輩或者親族長者安排下進行,然而要怎麼做?為什麼做?完全沒有一個標準的準則與法規。而不同宗教、族群、地域的風俗民情也皆以口述歷史的方式流傳下來,喪葬文化變成了一種「約定俗成」。所有喪禮用品的項,在不透明、不公開、沒準則的情況下家屬還必須因應所謂的「孝道」默默地承受這些壓力並花費許多無謂的金錢與人力。
  然而,在報章雜誌新聞媒體的報導及自由經濟市場的運作下,殯葬文化開始慢慢的成為了一種熱門的新興行業,也開始有了禮儀師的稱謂出現,但在一頭熱的情況下,有許多正確的喪禮觀念與法規依然沒有透過正確的教育制度傳遞,導致喪禮依然雜亂無章、眾說紛紜。


  有鑒於此,雜亂無章的殯葬文化漸漸受到了政府的重視,約在十年前,進而開始大規模改善殯葬硬體設施並輔助成立較具人性化的殯儀館並同時邀請專家學者研究並開始編列正確的基礎喪禮規範,經過了一段陣痛期,喪禮文化開始成為一個專門科系,不僅成為大專院校裡的一門課程,喪禮服務也在政府的催生下成為了一種技術士,而喪禮流程所需的人、事、物,舉凡宗教師、喪禮用品、奠禮會場、司儀等皆越來越專業與制度化,禮儀師證照更需透過國家的考試及嚴格規定、才能取得,因此在政府的規範下,殯葬價格的透明化、殯葬服務人員素質的提升、相關物品的品質控管…等等,使「殯葬」二字,現在不只可以說出口,而且還可以做要求,不僅可以做要求,而且還可以客制化。「殯葬」變的有行有市,有情有理,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不管是往生者還是活人)、皆以「汝」為大。


  然而,殯葬禮儀師的服務內涵不僅相當多元,其工作的種類也是相當繁複。例如喪禮工作走動的範圍相當大,服務的地點與時間也因喪家而異,尤其當事情發生時,往往在無專人安撫引導的情況下,家屬的慌亂與無助都會讓家屬瞬間失去理智,所以從案件發生開始每一位多元殯葬禮儀師幾乎是廿四小時全天候的服務,尤其治喪協調時遇到家屬眾多意見紛歧的時候,更需要耐心以及專業來引導及洽談;有時遇到了較為開明的家屬,有的禮儀服務人員也會推廣個性化的葬禮來進行,所以喪禮服務是極具個別、創意與挑戰性的。
  然而,殯葬文化尚有許多努力的空間,除了整合現行體制外,更不可忽略的是地方習俗中巨細靡遺的殯葬禮儀,以及對不同宗教信仰的尊重,必須要更明確教育禮儀服務人員及家屬正確的喪葬知識,同時也要精確地落實在實際的執行面上,才能真正達到慎終追遠之孝思。也因此,如何依據市場的更迭與需求,提供更完善、更符合人性、更貼近人心同時又兼顧傳統宗教與文化的美意,是殯葬禮儀師一元化、彈性化的終極目標,讓在生者「安心」的做,往生者「安心」的走。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resta Social Messe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