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異鄉 心在故鄉 讓人落葉歸根的返鄉容器~骨灰罐由來(中)

讓人落葉歸根的返鄉容器~骨灰罐由來(上)提到許多人選擇定居台灣,而這些在台深根的人民,因為政府的政策限制,無法將先人的遺骨運返大陸地區安葬,便選擇在台搭建祖塔來存放先人的遺骨。

但其實他們忘了,中國人訴求的觀念是入土為安,所以在中國很多地方的居民土葬後,並不會重新撿拾遺骨的,只是當時移民來台灣的後代看了前面的先人有做撿拾的儀式,也不之所以然的就跟著撿拾,所以演變成要撿拾遺骨的風俗。

日治時期,火葬習俗傳入台灣

日治時期受到日本佛教的影響,火化遺骨的概念漸漸傳入,加上日本官方以公共衛生的觀點推行火葬,開始建立台灣的公共火葬場,然而除少數極為虔誠的佛教徒之外,一般台灣民眾對此非中華傳統「入土為安」的火葬方式仍難以接受,所以大多都還是依照傳統風俗實行土葬儀式,直至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因為台灣地狹人稠,沒有多餘的土地可以提供土葬,從1950年代開始,政府便鼓勵國人將往生者的遺體火化,於是,隨著政府推廣「火葬」,聰明的石材商人也順勢推出以陶瓷或是石材為主的骨灰罐,尤其以花蓮大理石為居多,提供逝者的親屬選擇。

圖片取自網路

石材骨灰罐式微,玉石骨灰罐崛起

隨著政局的穩定,1980年代政府開始開放國外貿易往來,尤其二岸三地解嚴後穩定和平的發展,有一批聰明的石材業者以中國人信仰玉器可以趨吉避凶的觀念,開始從國外進口大量俗稱玉石的石材製作成為骨灰罐,加上長期風俗文化的觀念影響,從此導致骨灰罐由傳統的石材骨灰罐慢慢地變成使用玉石的骨灰罐,例如黃玉,紅玉,澄玉,青玉等。

玉石骨灰罐 圖片取自網路

由此可以發現「骨灰罈」是會因為時代變遷與科技的進步,而推陳出新的存在,而每個人都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及喜好,選擇不同材質的骨灰罈,但是經過日三多年觀察台灣禮儀業發現,市面上骨灰罈會隨著時間而產生變化導致靈骨受潮甚至發霉,下一篇將跟大家分享市面上骨灰罈常見問題,以及利用現代科技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resta Social Messe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