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巨擘,世界建築因貝聿銘(I.M.Pei)而美麗

「建築是千秋大業,不能譁眾取寵。」-貝聿銘

盛名全球的美籍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I.M.Pei)於2019年辭世,享嵩壽102歲。貝聿銘是1983年普立茲克獎得主也是第一位得到該獎肯定的美籍華裔建築師。

他用了將近一生的歲月,打造遍及全球4大洲橫跨10多個國家的經典建築作品,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屬法國巴黎「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在台灣的代表作則是位於台中東海大學的「路思義教堂」,85歲退休後為實現自我夢想而設計的中國大陸上海「蘇州博物館」以及91歲繼續設計的阿拉伯「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艱鉅耗時的建築工程面臨的問題都是當下必須找到解決的方式才能再往前進行,不單是工程面的專業問題,還要面對國家、政治、人文風情、預算、在地觀感……各種排山倒海的考驗,在每一件建案都會出現新的難關。「處變不驚」一直是他面對職業生涯唯一法則。這讓他對每個糟糕的現狀通常採取輕描淡寫的態度。貝聿銘大師總是「展現極致的抗壓能力,認定對的事情就要不顧一切去完成。」

有人問過貝聿銘對建築及人生的看法,他淡淡的說:「別人的批評並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堅持走自己的路。」

戰亂時局,移民美國落地生根

貝聿銘1917年4月26日出生於中國廣州,隨後在香港和上海等城市生活。他的父親貝祖貽曾擔任當時的中央銀行總裁、中國銀行總經理等職務。1935年17歲時已前往美國留學。他沒有依照父親期望的往金融界發展。他選擇在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建築設計。1942年,貝聿銘與一樣來美國讀書的中國留學生盧淑華(Eileen Loo)成婚。盧淑華於哈佛景園建築系,畢業後也成為其親密的顧問和得力助手並一起育有三男一女。1946年貝聿銘以優秀成績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學位,當時打算回國貢獻己長但時局正值日本侵略中國,聽從父親規勸,貝聿銘只好暫留美國並開始在一間工程公司上班,這段工作經驗奠定他日後在混凝土材料上的優秀運用也是他堆砌個人創作能量基礎的開端。

22-1F414144U7-50.jpg
貝聿铭全家福,三個兒子皆承襲父業,在建築界也有一席之位。Photo/網路

建築英才,累積能量點石成金

1948年,貝聿銘獲得紐約房地產大亨威廉.澤肯多夫(William Zeckendorf)賞識,邀請為其工作。瀰漫銅臭味的商業建案,在那個年代,受尊敬的建築師是不屑與開發商一起工作的。用心栽培他的包浩斯學院派宗師–沃爾特·格羅佩斯(Walter Adolph Georg Gropius)因此失望透頂。哈佛學長、同學眼中毫無設計價值的社區房屋建築、美國主流建築師協會將他排除在外……貝聿銘不管旁人的眼光與批評,這些經驗卻一點一滴在他日後成立事務所中慢慢累點石成金。

工作了12年,這時期剛好趕上二戰後,美國都市更新的高峰期,他著手設計了一系列美觀、實用的大眾化公共建設,累積了設計大型建築工程的經驗也開拓了豐富的人脈、財富以及聲望。初期,貝聿銘的作品不以玻璃為主要建材,而是採用混凝土。他從這些城市、辦公大樓及住宅社區的開發案獲得對土地使用的寶貴經驗,使得他的建築設計不單只是考慮建築物本身的美感與使用,更關切環境提升到美化都市計畫的層面,著重創造社區意識與社區的連結空間。建築融合自然的空間觀念,主導著貝聿銘一生的建築作品。1955年,貝聿銘帶著25個同事自立門戶,與合伙人成立了「貝-考伯-弗里德及合伙人建築師事務所」(Pei Cobb Freed & Partners)。事務所總共完成過114件設計案,其中66件是貝聿銘負責。

貝聿銘向齊肯多夫介紹紐約四季酒店。Photo /網路

美國70年代,最成功的建築之一

貝聿銘第一個被美國普遍認可的作品是1967年落成的位於科羅拉多州的國家大氣研究中心。隨後,他繼續設計了達拉斯市政廳和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Art)東館。位於華盛頓的國家美術館東館被採用三角形的設計方案,與周邊環境和諧一致,被譽為美國70年代最成功的建築之一,甚至連時任美國總統–卡特也稱讚其是「公眾生活與藝術之間強烈聯繫的藝術象徵。」此建築讓陽光透過交錯的天窗,從照射的不同高度、不同形狀的光線與陰影漫佈在平台、樓梯、斜坡以及廊柱中,貝聿銘從此被稱為「光的魔術師」也從此奠定他的職業生涯為建築大師等級的開端。

貝聿銘的建築美學:「建築應該和它腳下的土地,融為一體。」

cGcq5CZiFjYwUTOldDOhNzMmFzM5ITYzYzN3EzMkZzMlNWNxEWZ5MWNiFWNv0WZ0l2LjlGcvU2apFmYv02bj5SdklWYi5yYyN3Ztl2LvoDc0RHa.jpg
美國華盛頓的國家美術館東館。(National Gallery of Art)Photo/網路

人生低谷,建築生涯中最慘痛的挫折

「沒有一個人是永久出風頭的,總是有過時的,不過最要緊的是要看你的工作如何,工作能不能存在在50年以後100年以後。」-貝聿銘

1968年,貝聿銘及合伙人亨利·柯布(Henry N. Cobb)參與設計了美國波士頓的「約翰‧漢考克大廈」(John Hancock Tower)。當時,該建築採用了大規模玻璃幕牆,但由於當時玻璃幕牆技術不夠成熟,建成初期曾經出現過玻璃脫落的事故。這棟建築總共有10,334片玻璃窗戶,因為大風暴導致脫落,原本的外型就不被當地保守的人民接受又發生事故,美國幾乎所有的報刊、電視台都關注的這場建築的危機,媒體的鏡頭每天緊盯的貝聿銘和他的搭檔。這對貝聿銘來說,不僅是專業上的奇恥大辱更帶來重大的法律責任。這次的挫敗帶來慘重損失,工程延誤近4年、費用從8000萬美元翻倍暴增至1.6億美元。貝聿銘隨後與玻璃製造商、業主對簿公堂,直到多年後才終於和解。

wKgBpVW26viAMsLfAAEsSc6xjco99.jpeg
「約翰‧漢考克大廈」(John Hancock Tower)成為史上最嚴重的十大建築事故之一,但它保持當地最高建築的紀錄超过30年。頗具爭議的它也是現代建築成功地應用玻璃牆的一個範例。Photo/網路

「甘迺迪圖書館」完工,美國建築界譽為「貝聿銘年」

1979年原是垃圾場的海濱地方,由美國已故總統遺孀賈桂琳委託的「甘迺迪圖書館」終於落成。飽受政治與預算的折磨貝聿銘足足花了15年的時間才完成。 美國建築界譽為「貝聿銘年」也使他躋身於平常建築師界都難以涉及的政治社交圈。「甘迺迪紀念圖書館」迅速讓貝聿銘聞名全美國。當時提案時的專業形象與紳士氣質以及顯赫家族的背景並帶來一絲中國的神秘感,征服了這一位最有魅力的前第一夫人。賈桂琳回憶:「他滿是自信,讓我想起了–傑克,他們是同一年出生的。」

1964年,貝聿銘與賈桂琳·甘迺迪出席新聞發布會。Photo /網路

最大挑戰,生平建案最大的驕傲

貝聿銘曾說過:「我生平遇到的最大挑戰也是最大的驕傲,那就是羅浮宮新館的創作。」

1984年,法國大革命即將迎來200週年,時任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親自委托貝聿銘在這座曾經的法國王宮前進行擴建工程。然而,金字塔方案一經公布便引發軒然大波。很多人質疑玻璃的設計會破壞這座數百年歷史的古建築風格。法國民眾高呼:「巴黎不要金字塔還我羅浮宮、為什麼非得要接受一個外國人發號施令、垃圾金字塔就像在一張高貴的臉上,長了大疙瘩!」法國媒體甚至譏諷稱他為「貝法老」。除了建築本體的反對聲浪還加上首次未競圖之國家工程的強烈與論,貝聿銘感到如「漢考克大廈」事件般的挫折又如龍捲風一樣來襲,他用一句話來形容當年的壓力:「這簡直就像是一場的戰爭!」。90%的巴黎人反對建造玻璃金字塔,反對聲足足持續了2年多的時間,他不慌不亂的持續在電視上發表關於設計的說明,學過法文的大兒子,在旁陪伴翻譯,父子倆展現高度自信與默契,他們運用自己的卓越的交際能力,說服了一群法國政要。他為了要說服高傲的法國人,甚至打造一座1:1的實體模型供記者、主流人士及一般民眾評鑑,4天內有6萬人到場參觀,密特朗總統發表嚴正聲明,力挺貝聿銘。

貝聿銘回憶說:「剛開始的第一年真的很痛苦,我走在巴黎街頭都有人一直看我,彷彿在說:又是你,你在這裡做甚麼?你想對我們偉大的羅浮宮做甚麼?」

很多人沒有明白金字塔本身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要如何把分散的羅浮宮美術館整合唯一的路。貝聿銘統整了羅浮宮的動線這是他真正的功勞。1989年巴黎金字塔竣工。貝聿銘的玻璃金字塔反而成爲了法國人的驕傲。在那段時間,人們對於玻璃、金字塔的狂熱甚至冷落了艾菲爾鐵塔。總統密特朗授予了法國最尊貴的榮譽騎士勳章,人們讚揚這位東方民族的設計師,貝聿銘始終又贏得一場漂亮的勝仗。

「有的人的批評,沒有價值;有的人的批評的,你應該想一想也許他說的話是對的,但自己的立場,還是靠自己堅持。」-貝聿銘

d184256786a249ea809bc02dec92c35a_th.jpeg
貝聿銘統整了羅浮宮的動線這是他真正的功勞。Photo/網路

經典作品,新地標開拓新歷史

貝聿銘經典建築設計名言:「讓光線來做設計。」

路思義教堂

位在東海大學校園內, 1963年11月2日落成。是美國《時代雜誌》、《生活》雜誌創辦人亨利路思義為宣揚福音並紀念父親亨利溫特斯路思義牧師捐款興建,極力展現才華的他,39歲的他來到台灣和已故知名台灣建築師–陳其寬共同設計。教堂神奇的只用四片雙曲面組合而成,一牆一屋頂的結構像一艘倒置的船底

,上小底大的巧思,防範颱風與地震,完全不用樑柱就能支撐,在1960年代被視為不可能的設計,甚至完工時工人們都不太敢動鷹架。「路思義教堂」,經歷過台灣921大地震以及幾年來常態發生的大小地震,它依舊莊嚴的矗立在台灣東海大學校園內也記錄的貝聿銘年輕的黃金時期。

東海教堂.jpg
路思義教堂 Photo/網路
2015元旦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日出 Luce chapel sunrise,可以看到光影在館內巧妙的變化。Photo/網路

香港中銀大廈

此建築設計靈感源自中國竹子「節節高升」之意,象徵力量、生機、茁壯和進取之意。稜角設計在當時被香港人視為三面鋼刀,貝聿銘也接納香港人重視風水的觀念。他在高樓兩側各設置一個庭院與流水,可以消除周圍高架道路的噪音也象徵財源廣進,希望中銀未來的發展能夠一帆風順。1990年5月正式啟用,是貝聿銘向父親致敬的設計之作。(父親–貝祖貽也是中國銀行創始人之一)中銀大廈也成爲當時全亞洲最高的大廈。

高聳天際的中銀大廈,經過了31年,強烈的貝聿銘風格建築在現今看來仍然歷久彌新。Photo/網路

日本美秀美術館

「建築是生活的一面鏡子。你只需要把目光投向建築物,感受過去的存在、一個地方的精神,它們是社會的反映。」-貝聿銘

73歲的貝聿銘,退休之後還是以個人名義接下位在日本滋賀縣甲賀市,一位收藏家委託設計私人美術館的邀約。過去的設計的博物館都座落在都市裡,唯有這個在遠離塵囂的大自然中。他運用了古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裡用文字刻劃栩栩如生的場景,貝聿銘刻意延長入館的過程,遊客進入博物館必須乘坐電纜車或是步行穿過山洞隧道。隧道另一頭連接的一條橫跨溪流的吊橋,似乎就走進了武陵漁人無意發現的那個入口,再加上館內多處木質的遮陽隔柵,光線隨著時間流動,產生了戲劇化的光影設計,80%的建築都藏在地下,保留了周遭環境大部分面積,重現那首古詩裡的美麗境界。1997年11月「日本美秀美術館」開館,曾獲美國《時代周刊》選為全球十大建築之一。

d5f0675d23ec4aeda957226f75467884_th.jpeg
日本美秀美術館以桃花源裡那句「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的寓意成為入口設計的靈感。Photo /網路

蘇州博物館

2001年在海外奮鬥73年之後,退休12年已85歲的他仍然重執設計草圖,濃濃的鄉愁驅使著他,藉由此建案他在此生完成了最初的夢想–在上海蓋一座博物館(學生時期其碩士論文的作品),「蘇州博物館」,讓貝聿銘走回他的過去、他的家、他的祖先歷史之中。緊鄰世界文化遺產「拙政園」與「獅子林」此次等於是在太歲上動土一般又引發爭議,此設計採用蘇州建築的灰白牆及黑瓦,融入他慣用的幾何形態,加上蘇州園林景緻,極簡復刻,在2006年,「蘇州博物館」歷時5年完工。對貝聿銘而言,是他把對中國的鄉愁具體的呈現出來也已成為蘇州市新地標。(「獅子林」曾是貝家祖先的產業)

f0b8385e2c8942dbaf657c84eea1dd8b_th.jpeg
「蘇州博物館」用現代建築的手法巧妙的融入當地建築特色並緊鄰中國頗富盛名的世界遺產「拙政園」、「獅子林」之中。Photo / 網路
11c7dc2735ca43099504f0ad338b50bd_th.jpeg
「蘇州博物館」視覺的精髓–在其庭院由貝聿銘獨創的十片太湖石假山,意境取材自宋代書畫大師的山水畫。Photo / 網路

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位於阿拉伯卡達首都杜哈一座人工島上,2008年落成,花費4年,耗資3億美元,落成時貝聿銘已91歲,當時他曾指出,這座博物館將是他最後一個大型文化建築。他為了進入完全陌生的伊斯蘭世界,四處旅行進行徹底的研究考察、了解阿拉伯的歷史脈絡。最後在開羅的清真寺找到靈感。他又果斷向王儲要求建造人工島,避免周遭環境破壞視覺美感,在貝聿銘眼中的伊斯蘭建築的精髓是設計莊重、簡潔,他仍然用光線使其形式更為彰顯。

tzoo.18035.0.848718.TheMuseumofIslamicArtinDoha.jpg
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Photo / 網路

貝聿銘的設計哲學:「人與自然共存、家庭的真正含義:內聚力和歷史。」

高峰之巔,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

「就算100歲,他也從不停止學習,因為建築過程就是學習,學習與不同客人、地方磨合,同時透徹理解一個地方。」–貝禮中(貝聿銘之子)

退休的他沒放棄過建築設計,面對新建案的邀約,一輩子一樣的工作態度……從零開始、深掘歷史、研究文化、考察民情、親近環境、體現靈感、執筆草圖、投入畢生專業、解決問題並專注細節的完成使命。在91歲時仍交出了「伊斯蘭藝術博物館」讓世人驚嘆的作品。

「如果你是一名現代主義建築師,那麼貝聿銘一定是你仰望的一座高峰。」–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李國興

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李國興受訪表示,他以現代主義的形式,保有各地文化底蘊為核心,設計出極具當地特色的作品。這亦是貝聿銘在全球眾多建築設計作品的共有理念。無論是「蘇州博物館」的亭臺樓閣,還是「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的純白簡潔,抑或是法國羅浮宮前的透明金字塔,貝聿銘在不同國家的作品都非常尊重當地的文化,將現代主義與各國的文化元素相結合,強調土地、環境、氣候和建築能夠呵成一氣的和諧建築。身為現代主義建築設計標誌性人物,他的優秀作品遍佈世界,得到廣泛的認同和讚賞,成為華人的驕傲。獨特的風格美學和光影建築語言是經得起時間的淬鍊,在現今回顧那些震撼人心的作品,仍然在世界各國的土地上熠熠生輝!

「成功在於桀驁不馴」-貝聿銘

貝聿銘是現代主義建築設計的最後大師,一生都投入在最愛的建築事業上,創造現代主義建築的巔峰,影響深遠。我們也應該堅持自己的信念,像大師一樣到晚年還能展現雄心壯志。每一個人的生命也都應該如此堅持努力、追求不凡,關於精采人生的故事歡迎持續關注日三晶采生命!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resta Social Messenger